-
發布時間:
2022
-
03
-
31
No.1什么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術充分運用在城市中各行各業基于知識社會下一代創新(創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級形態,實現信息化、工業化與城鎮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緩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鎮化質量,實現精細化和動態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質量。通過物聯網基礎設施、云計算基礎設施、地理空間基礎設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維基、社交網絡、Fab Lab、Living Lab、綜合集成法、網動全媒體融合通信終端等工具和方法的應用,智慧城市能夠實現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以及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征的可持續創新。伴隨網絡帝國的崛起、移動技術的融合發展以及創新的民主化進程,知識社會環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繼數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發展的高級形態。選擇智慧城市,可以有效解決以下行業痛點:●多維數據孤島問題城市內涉及信息種類規模龐大,包括:市政、警務、交通、商業等多領域的數據,其中各領域數據相對孤立,難以互通進行統一管理?!駨碗s數據聯動問題城市運行涉及數據類型復雜多樣,數據有效共享開放程度低,促使城市運行動態數據掌握不及時,態勢感知不準確?!駭祿疃壤脝栴}城市管理事件數據分割缺乏有效協同,預警監測和處置能力各自為戰,有效信息未能及時利用進行有效決策。在IBM關于智慧城市網站中,將智慧城市視為一個生態系統,分為規劃管理(安保系統、智慧建筑、政府機構)、基礎建設(能源與水管理、減少環境沖擊、提供合理的交通環境)和市民滿意(社會福利與健康、零售客制化、教育)三個面向,串聯成一個相互聯系的生態圈,并推動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成為一個智能的城市。簡單來說就是以超精細度建模能力,以易看易懂的真實感為本,直接傳遞數據信息,靈活接入用戶所關注的多類系統與數據,用圖表的方式進行直觀的呈現,用戶可以直觀看到各方面相關數據,可以達到通過屏幕就可以知道全部信息...
-
發布時間:
2022
-
03
-
25
2022年,全省自然資源工作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圍繞錨定“兩個確?!?、實施“十大戰略”,以提升自然資源支撐保障能力為主線,堅持保護資源和保障發展相統一,堅持依法管理和改革創新相統一,深入推進實施十三項重點工作,推動全省自然資源事業發展提質提速,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一、全力保障高質量發展用地需求一是實施非均衡發展差異化土地政策。全力保障國家和省確定的重大戰略發展空間,優先保障創新平臺、創新主體等創新空間,重點保障公共服務、產業發展、避災減災救災等功能空間,切實保障鄭州國家中心城市以及洛陽、南陽副中心城市等重點區域發展。二是全面保障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切實保障納入國家重大項目清單及省級重點項目清單的單獨選址項目、“三個一批”項目、省重點項目清單的計劃新開工項目用地。用好災后重建特殊用地政策,保障村民集中安置區、賈魯河、衛河(共渠)等重點水毀工程和標志性水利工程建設用地需求。三是加快實現“拿地即開工”。全面實行縣(市)及省級以上開發區用地直報。探索用地用林審批聯動,探索建立“雙清單+雙承諾”用地規劃審批模式。全面推動工業用地“標準地+承諾制”,構建土地供需“云上”互動機制,加快實現“地等項目”“拿地即開工”。四是完善支持房地產調控土地政策。因城施策,適當增加政策彈性,指導重點城市穩定住宅用地供應節奏??茖W設定住宅用地出讓規則,加強住宅用地項目開竣工管理,堅持和完善住宅用地信息充分公開。二、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一是壓實耕地保護責任。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足額帶位置逐級分解下達,層層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二是嚴格耕地用途管制。明確耕地利用優先序,一般耕地用于糧食生產和其他農產品種植,永久基本農田主要用于糧食種植。研究制定耕地“進出平衡”管理辦法,確保穩定耕地一畝不減。...
-
發布時間:
2022
-
03
-
23
什么是存量建設用地01原國土資源部《關于開展全國城鎮存量建設用地情況專項調查工作的緊急通知》(國土資電發[2004]78號)所指存量建設用地主要包括了批而未供、空閑土地、閑置土地三大類型。(1)批而未供土地是指自1999年新《土地管理法》實施以來,依法已經國務院或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土地征用或農地轉用,而未供應出去的土地。(2)空閑土地是指城鄉存量建設用地中除上述兩類土地以外處于空閑狀態的土地。主要包括無主地,廢棄地,因單位撤銷、遷移和破產等原因停止使用的土地,在已完成城鎮地籍調查的地區,主要指按照《城鎮地籍調查規程》確定的“其他用地”。(3)閑置土地是指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之后,未經原批準用地的人民政府同意,超過規定的期限未動工開發建設的建設用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以認定為閑置土地:①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合同或者建設用地批準書未規定動工開發建設日期,自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合同生效或者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建設用地批準書頒發之日起滿1年未動工開發建設的;②已動工開發建設但開發建設的面積(畝)占應動工開發建設總面積(畝)不足三分之一或者已投資額占總投資額不足25%且未經批準中止開發建設連續滿1年的;③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02河南省在近期開展的全省存量建設用地核查工作中主要核查對象為批而未供、閑置土地、低效用地、未供已用、未批即用五種類型。(1)批而未供:2009年以來依法通過政府審批卻還沒有進行供應的建設用地。(2)閑置土地:規定的動工開發日期滿一年未動工開發的,或建設用地面積(畝)占應動工開發建設用地總面積(畝)不足三分之一的建設用地。(3)低效用地:城鎮中布局散亂、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的存量建設用地。(4)未供已用:政府已批準建設,但未進行土地供應,實地卻已建設的土地。(5)未批即用:政府未批準建設,但實地已建設的土地。僅限開發區范圍內。什么是低效用地2016年11...
-
發布時間:
2022
-
03
-
18
新華社北京3月17日電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斗桨浮分赋?,為統籌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落實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探索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開展試點工作?! 斗桨浮窂娬{,試點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所有者職責為主線,以自然資源清單為依據,以調查監測和確權登記為基礎,以落實產權主體為重點,著力摸清自然資源資產家底,依法行使所有者權利,實施有效管護,強化考核監督,為切實落實和維護國家所有者權益、促進自然資源資產高效配置和保值增值、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斗桨浮分赋?,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為主張所有、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承擔責任、落實權益?! 斗桨浮访鞔_,針對全民所有的土地、礦產、海洋、森林、草原、濕地、水、國家公園等8類自然資源資產(含自然生態空間)開展所有權委托代理試點。一是明確所有權行使模式,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所有權,授權自然資源部統一履行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部分職責由自然資源部直接履行,部分職責由自然資源部委托省級、市地級政府代理履行,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二是編制自然資源清單并明確委托人和代理人權責,自然資源部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中央政府直接行使所有權的自然資源清單,試點地區編制省級和市地級政府代理履行所有者職責的自然資源清單。三是依據委托代理權責依法行權履職,有關部門、省級和市地級政府按照所有者職責,建立健全所有權管理體系。四是研究探索不同資源種類的委托管理目標和工作重點。五是完善委托代理配套制度,探索建立履行所有者職責的考核機制,建立代理人向委托人報告受托資產管理及職責履行情況...
-
發布時間:
2022
-
03
-
17
前不久,河南省新鄉市“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投入運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從申報、實施、完成到評價的各個環節有了智慧監管和精確管控。截至目前,該平臺已完成13個項目的審批任務。該平臺以統一的地理空間框架為基礎,匯集全市各部門、各領域空間規劃數據及相關信息,通過對近萬個空間數據文件進行梳理分析,整理出近700個空間數據圖層,形成了坐標一致、邊界吻合、上下貫通、可供空間分析的市級國土空間規劃“一張藍圖”核心數據庫。依托這一數據庫,新鄉市“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已具備項目策劃生成、用地范圍合規性自動分析、區域評估成果管理、設計方案聯合審查等功能。同時,通過管理統一的空間數據,該平臺進一步對接各級審批系統,推進新鄉市跨部門、跨層級、跨網絡的高效協同辦公,為項目空間論證、策劃生成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據悉,新鄉市將“以用促建”,不斷完善“一張藍圖”數據庫,優化智慧選址、綜合監管等功能,持續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提升城市空間治理能力。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 特約記者:董廣制作 | 廳辦公室(宣傳辦)監制:王星審核:賈永增責任編輯:張寧
-
發布時間:
2022
-
03
-
15
1.什么是實景三維實景三維是對一定空間范圍內人類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進行真實、立體、時序化表達的數字空間,是空—地—網協同、室內外一體的全要素多源數據融合,是新型基礎測繪的標準化產品,是重要的國家新型基礎設施。2.為什么建設實景三維中國實景三維中國建設是面向新時期測繪地理信息事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定位、新需求,是對傳統基礎測繪業務的轉型升級,是測繪地理信息服務的發展方向和基本模式,已經納入“十四五”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3.建設實景三維中國有何意義服務政府治理,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實景三維中國建設有利于形成數字治理新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于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具有重要意義;對測繪地理信息行業高質量發展起到促進作用;適應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能夠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4.實景三維中國建設政策背景5.實景三維中國建設標準6.建設資金怎么來7.實景三維中國該怎么建實景三維中國建設遵循創新驅動、統一設計、保障投入、協同實施、邊建邊用的基本原則。創新驅動:即要求堅持科技創新、制度創新“雙輪驅動”;通過科技創新實現關鍵技術安全、自主、可控,通過制度創新營造良好環境,激發參與主體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統一設計:即要求強化頂層設計,實現“全國一盤棋”,形成多類型產品供給、多領域技術融合、全鏈條規范有序的實景三維中國建設體系。保障投入:即要求健全投入保障機制,以通過設立專項工程或列入年度計劃等方式,夯實實景三維中國建設資金保障,同時,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部件級實景三維建設。協同實施:即要求構建國家和省區市協同實施機制,加強建設內容、相關技術、標準規范以及政策機制等的接續貫通,協同推進建設工作。邊建邊用:即要求堅持邊建設、邊應用,基于實景三維豐富多元的時空維度、信息負載、功能支持,積極開展應用...
預約需要移動云來審核,請耐心等待,我們會在收到您的信息之后第一時間和您取得聯系!